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分开

2024-03-24 09:49:58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回答·阅读·

  德国和奥地利分分合合的历史,很难用一言以概之。不过对于德意志而言,奥地利仿佛就是上帝派到人间,故意来坑他们的。前年网络上有个段子,叫『奥虽三户,亡德必奥』。当然了,这个话有偏见。但是奥地利——专业坑德四百年,还是有道理的。

  四百年前的布拉格(1618年),爆发了一件震惊欧洲的大事——扔出窗外事件。

  这起事件,本来只是奥地利与捷克新教徒之间的矛盾。最后却演变成了德意志的大混战,也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三十年战争。

  参战的两方分别是奥地利、西班牙和波兰贵族支持的天主教派;法国、丹麦、瑞典和英国以及荷兰的新教。德意志的诸侯也选边站,根据教派信仰抱大腿。用史学家的话来总结,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几百年来宗教和国际政治各种矛盾的总爆发。

  战争的结果非常惨,德意志地区是战争的主战场。本来就不发达的经济遭受重创,各邦国在战争中死亡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0%以上!是的,没看错。是死亡的人口……

  奥地利在战争前,没有能力吞并整个德意志地区。它只是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的主导者。战争中损失惨重,使得德意志各邦国,包括与它关系最密切的巴伐利亚也不拿它当回事了。

  十九世纪时期普鲁士崛起,当时的德意志形势是奥地利、普鲁士以及德意志联邦一群小国并立。三方都想统一德意志,并且有自己的统一方案:

  德意志联邦主张“大德意志方案”;

  奥地利王国主张“大奥地利方案”;

  普鲁士王国主张“小德意志方案”。

  1848年,普鲁士宣布召开制宪会议,全德代表齐聚法兰克福共商大计。在这个会议上重点讨论两个大问题。

  第一,什么是德国?

  第二,谁来领导德国?

  第一个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三大方案的选择问题。与会代表正在讨论的时候,奥地利的佛兰茨约瑟夫一世,牛鼻轰轰的宣布:奥地利帝国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不放弃任何一块非德意志民族聚居的领土。

  这一句话,导致与会代表瞬间倒向了普鲁士主张的小德意志方案。这个方案,简单的说,就是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不包括奥地利。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推选谁当德意志皇帝的问题。鉴于奥地利国王太牛鼻了,普鲁士国王以压倒性的优势被选为德意志皇帝。但是南德意志地区(巴伐利亚)和奥地利强烈反对这个决定。这样就很明显了,虽然南德意志与奥地利人认同自己是德意志人,但是他们并不愿意加入一个由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帝国。

  奥地利帝国统治者不愿为了加入德国而分割自己的领土,而普鲁士为了确保自己的领导地位也没有多大意愿去吞并奥地利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是德国人的德国,而是普鲁士霍亨索伦家的德国。

  为此,普鲁士花了十年时间,韬光养晦,整顿军队。俾斯麦担任首相后,先打败了丹麦,又打败了奥地利。为了防止国外势力介入,俾斯麦见好就收,迅速与奥地利议和。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

  普法战争后,按照俾斯麦的构想,原本是和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共同孤立法国和英国。不料奥匈和俄国因为巴尔干问题,发生了利益冲突。德国不得不在沙俄和奥地利之间选边站,威廉二世选择了后者,并与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条约。

  德国人想的是,奥地利人再怎么不济,也是欧陆第二大帝国。捷克的斯柯达兵工厂,造出来的武器丝毫不逊于自己家里的克虏伯。

  岂料谁能想到奥地利会那么坑爹,随着战争推进,奥匈帝国的坑货本质越来越明显。不出力也就罢了,德国一挑三也就罢了,奥匈帝国在关键时刻居然还想单方面与协约国求和,打算抛弃德国。

  结果自然是被拒绝。德国割地赔款,奥匈帝国被彻底肢解。在《凡尔赛条约》中,明确的指出了: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并且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一战结束,奥匈肢解,德皇跑路。肢解后诞生的奥地利感觉自己弱爆了,德国感觉自己失去了12%的领土,也弱爆了。于是两国议会商量了一下,都同意说咱们统一吧。但是英国和法国没答应。

  元首上台后,在这位奥地利伟大艺术家的带领下,德国摆脱了经济危机,但是奥地利还处在经济低谷,元首略施小计,就直接推动了德奥的合并方案。(我们认为是吞并,德国人认为是合并。)

  这一次,德意志和奥地利终于合并了。

  合并后的第三帝国,在元首带领下,西揍法兰西,东征苏维埃。最终,元首以一己之力,成功的将德国人彻底拉进了深渊。

  当年,普鲁士伟大的俾斯麦统一德意志,把奥地利赶出了德国。作为报复,奥地利派出了元首,最终也把普鲁士赶出了德国。双方扯平了!

  现在的德国是巴伐利亚人的德国。柏林?穷的要死的首都……

  二战之后的奥地利,就在干一件事。把法西斯和纳粹这两坨屎,尽量的往德国人身上抹。让全世界认为贝多芬是奥地利人,希特勒是德国人。

  这就结束了吗?No No No!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很多年前,奥地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了德国。2022年的人均GDP,奥地利的数字比德国还高出三千多美元。

  在接受中东难民的问题上,奥地利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穷国,难民都去德国吧,那里的人工资高福利好。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以下的现象。

  匈牙利:不阻拦难民,政府安排大巴车送难民前往奥匈边境。

  奥地利:欢迎难民过境去德国,奥地利人为买不起车票的难民捐款,建议政府加开班次,尽快将难民送到富饶的德国。

  其它欧盟国家:媒体开足马力,宣传德国的经济好,福利待遇高。

  德国默克尔:我家大门常打开,来了就是德国人!

  德国人:mmp的啊!(想骂又不敢吭声,动辄就被指责是纳粹思想,没人道。)

  难民:感谢默克尔哈里发的接纳,今后愿为建设德意志联合酋长国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回看整个德国和奥地利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只要奥地利人的小日子过的还不错,他们就没有跟德国合并的打算。奥匈帝国时期是如此,现在的奥地利也是如此。

  纵然,二战后形成的战后体系,英、法等西欧国也不允许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但是,这不是重点。九十年代两德统一时,英法也是极力反对。德国人还是凭借坚韧的毅力统一了。因为美国人和苏联人不反对德国统一,东德人更是希望加入西德。人心所向,不是政治家能阻拦的。

  现如今,德国和奥地利已经不是纯粹的民族主义国家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公民社会之成熟在欧洲都是标杆级的。

  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不存在的。因为奥地利人肯定不答应……

  ·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地理概念,就是所谓德意志地区,大约可以看作是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西法兰克、东法兰克和中法兰克,后逐渐演化为法兰西王国、德意志王国(和其他地区组合成了神圣罗马帝国)和意大利王国(部分地区被法兰西王国吞并,意大利诸国后成为意大利王国)。而英文Deutschland,严格来说是指包括奥地利等地在内的大德意志地区,而今天的德国是将奥地利排除之后统一的(其版图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到今天最终确定下来的)。

  一般来说,德意志地区本来是欧洲最有希望实现统一的地区,早在公元十世纪,在东法兰克王国基础上,就已经有向统一的封建王权国家发展的倾向了,当时的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荷兰、瑞士和奥地利等地,十三世纪改名为“神圣罗马帝国”。但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皇的权力争斗,地方诸侯获得了大量权力,摆脱皇帝控制,独立倾向加强。再加上外敌入侵压力的减轻等因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权威逐渐衰微,结果在欧洲其他民族地区开始走向统一的民族国家的时刻,德意志地区分裂成几百个小国。在这几百个小国中,长期把持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头衔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可以说是德意志地区最突出,也是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很可能哈布斯堡家族就会统一整个大德意志地区。但随着两次哈布斯堡家族争霸企图的失败,尤其是结束随后的三十年战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德意志的几百个邦国统统都成为平等的主权国家,并基本确立了所谓的“欧洲自由有赖于德意志自由”的欧洲均势基本原则(其实就是欧洲主要强国的力量均衡需要分裂的德意志作为各主要强国的缓冲、冲突和调整利益的场所,从而能缓和各主要强国的矛盾冲突)。这样,哈布斯堡奥地利以神圣罗马帝国的名义统一整个德意志的可能性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了。

  经过了拿破仑战争的洗礼带来的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十九世纪时,德意志统一的问题再次被置于德意志历史的中心位置。而这次,有两个国家可能成为德意志统一的核心,一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哈布斯堡奥地利,老牌的德意志地区强国;另一个是“起于青苹之末”的普鲁士王国。史实是,普鲁士抓住了机遇,在俾斯麦的外交谋划之下,普鲁士先是联合哈布斯堡奥地利击败丹麦王国,取得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接着,俾斯麦利用外交,暂时在国际上孤立哈布斯堡奥地利,在这种条件下,普军迅速击败奥军,在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后,普鲁士与奥地利签订了一份对奥相对宽松的条约,这样普鲁士既取得了德意志统一的领导权,又将哈布斯堡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统一之外。注意,俾斯麦之所以将奥地利排除在德意志统一之外,原因是其他强国绝对不允许德意志两大强国连为一体,这将是对所有强国的威胁。接下来,俾斯麦外交上孤立法国,继而通过普法战争击败法国,扫清德意志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完成统一,1871年普王登基成为德皇,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因此,从十九世纪历史来看,因为当时德意志地区存在两大强国,本身德意志地区统一就已经破坏了欧洲大陆均势重要的一个基石,即德意志分裂状况。如果统一还要是以两大德意志强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的联合为基础,那必然会成为对欧洲其他所有国家的威胁,会造成欧洲大陆均势的严重失衡,是欧洲其他国家不可能容忍的,所以不论是普鲁士还是奥地利,若想统一德意志地区,选择只有小德意志这一个,即统一除了另一个强国以外的德意志地区。因此,由于现实中的统一是以普鲁士为核心的,所以奥地利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

  一战后的《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而

  ·

  文小河对岸

  德国与奥地利最终没能组成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外部干涉。奥地利的面积只有八万多平方公里,与我国的重庆面积基本相当。其人口也只有八百多万,仅相当于我国的南京人口。但就是如此的一个的小国,为何很多世界强国都害怕其与德国合并呢?奥地利与德国同文同种,本就同属一个民族,而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这两个国家也都是在一起。按理说,德国与奥地利合并不合并乃属其民族内政,别国不应该干预。那为何两次世界大战之后,都要明令禁止德奥合并呢?

  我们所称的“德国”,乃是源于对Deutschland(德意志)这一词汇的音译简称。日本也是根据这一词汇,音译成“独逸”或“独乙”,简称为“独”。而英语中的德国(Germany )词汇,则是来源于拉丁语中Germania(日耳曼尼亚)的词汇音译。

  提起Deutschland(德意志),稍熟悉西方史的都会知道奥地利不但属于德意志,而且在历史上的很长时期,都在德意志邦国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凭借自身实力,长期世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1273年—1291年,1298年—1308年,1438年—1742年,1745年—1806年)。尤其是从1438年-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只因男嗣断绝而短暂失去三年的皇帝头衔。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头衔,实际上并不只是德意志的皇帝,而是整个欧洲的皇帝。在欧洲中世纪,教权高于君权,皇帝必须得由教皇加冕才能获得合法性。而能让教皇为自己加冕,本身就意味着已经获得欧陆霸权。故而,欧洲的强国虽多,但皇帝的头衔按理只能有一个。

  而在欧洲人的早期观念中,也只有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才有资格称皇帝。而无论是德语中的皇帝(Kaiser)还是俄语中的沙皇(царь),也都源于古罗马君主凯撒的词汇。这也是神圣罗马帝国与沙俄帝国(自称第三罗马)都要跟“罗马”扯点关系的原因所在。

  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名义上就是罗马皇帝,而罗马皇帝在实际上就等同于欧洲皇帝。只因为罗马帝国分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基督教也随之分化为天主教与东正教,欧洲才出现了两个皇帝谱系。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就属于天主教国家的皇帝谱系,而天主教国家也是欧洲的主体。所以,在欧洲的政治文化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才是正宗皇帝,而莫斯科的那位则属于伪帝。

  一,分裂的德意志。

  神圣罗马帝国在早期,是名副其实的欧陆霸主,至中后期以后,君权衰落才沦为松散的邦联(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评价道: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固然如此,在近代的欧洲传统五强中(英法俄普奥),德意志仍占据了两个席位。而在名义上,德意志仍拥有欧洲皇帝头衔,直到拿破仑称帝之后,取缔神圣罗马帝国为止。

  二、统一的小德意志(德国)。

  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时,是将奥地利排挤出了德意志。故而,普鲁士统一的德意志(德国)也被称为小德意志。而一个小德意志(德国),在一战时期,就能凭一己之力,同时对抗英法俄三大强国。德国之所以还会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对一战心有不甘。德国人不认为自己被打败,直到一战结束,协约国的军队都还没踏入德国的领土。德国认为一战之所以失败,是被犹太人(当时的工人运动领袖多为犹太人)与从背后捅了刀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宣战都比较草率。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与法国对德国都是一忍再忍,本质上就是因为在一战中被打怕了,而畏惧再与德国交战。大英帝国的霸权陨落与法国在二战中过早投降,都与德国战争有最为直接的关系。一个小德意志,就让英法俄难于招架了,一个大德意志更不必言说。

  三、广义上的德意志地区。广义上的德意志并不只包括德国与奥地利,还包括荷兰、比利时的大部、卢森堡、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瑞士、列支敦士登、意大利的南蒂罗尔等地区。而奥地利与德国的分离最晚,也最易于合并。

  一战之后,出于削弱德意志的目的,德国被分割了部分领土。而奥地利最惨,被剥离所有非德意志地区,既丧失了工业区-波西米亚(捷克)、也失去了农业区-匈牙利。奥地利从世界强国一下沦为了三流小国,处境异常艰难,很想与德国合并。但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显然违背了英法削弱德国的意愿。故而,在《凡尔赛条约》上,·德国被永远禁令与奥地利合并。

  可是,二战前夕,由于英法的妥协退让,德国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便是成功地吞并奥地利。二战结束之后,对德、奥进行了战争清算,美苏英法对德奥两国及首都分区占领。

  1955年5月15日,美苏英法与奥地利政府签署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决定让奥地利成为永久中立国。该条约宣布纳粹德国与奥地利的合并为非法,恢复其合并前的领土主权,并禁止从经济和政治上与德国合并。条约签署之后,美苏英法才结束了对奥地利的分区占领。

  ·

  (1)德奥同源一体

  德国和奥地利同属中欧,都是日耳曼人,确实同文同种。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即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帝国皇帝有数百年都是由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担任。那时候,奥地利不光属于德意志的一部分,还是最核心的部分。相反后来的普鲁士,那时候还是波兰统治下的附庸国。

  不过,那时候的德意志第一帝国,其实是由300多个大小邦国组成的松散同盟体,除了一个帝国皇帝的尊号之外,内部群雄割据,甚至战乱不断。

  到了17/18世纪,普鲁士崛起,成为德意志列国中仅次于奥地利的第二大国。尤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以自己超凡的军事才能,先后打赢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又参与三次瓜分波兰。到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已经能够和奥地利竞争了。

  (2)普鲁士踢出了奥地利

  19世纪初打败拿破仑后,神圣罗马帝国已经灭亡。这时候,德意志还是一个松散的同盟,由30多个国家组成。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于是在统一上,出现两种思路。一种是大德意志,即全部德意志国家合成一个比较松散的帝国,奥地利为主。另一种是小德意志,即把奥地利踢出去,其他德意志国家合成一个比较紧密的帝国,普鲁士为主。

  之所以要把奥地利踢出去,是因为奥地利比较保守,而且奥地利领土中很多非德意志人(今天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意大利等)。

  1866年,普鲁士在国王威廉和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打败奥地利。作为和谈内容,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同盟,并改名奥匈帝国。1870年,普鲁士打败法国后,正式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这个第二帝国是不包含奥地利的。虽然奥地利也是日耳曼人。

  (3)一战后协约国禁止德奥合并

  当然,毕竟同种同宗,所以此后德国和奥匈帝国还是很亲密,一战中更是坚定的中欧同盟。然而一战德国战败后,奥匈帝国被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各自独立了,只剩下一小块奥地利。为了防止这一小块奥地利加入德国,壮大德国的力量,协约国提出“德奥永不合并”的条款:

  因此,德奥合并被视为防止世界大战的禁区。但很多德奥的日耳曼人都想打破这个禁区。希特勒本人就是奥地利人。他在欧战前挑战凡尔赛体系的一个大举动就是促成了德国和奥地利的合并。

  ·

  因为欧洲的国际战略平衡不允许。

  近代欧洲国家的历史,最主要的角色就是三个: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个三个国家在历史上一直勾心斗角,互相牵制。他们之间不允许任何一方做大。

  此外,处在欧洲边缘的俄罗斯与西班牙也对欧洲内部势力均衡非常在意。

  因此,新的德意志国家从此跟奥地利渐行渐远,虽然双方还说着同样的语言,分享着共同的文化,却不再是一个国家。

  奥地利与德国历史上有机会合并,却阴差阳错,各走一边。到了现代社会,也不再需要合并。这是历史的发展进程决定的。

  在国际势力的博弈中,擅长平衡游戏的英国,对德国警惕不已的法国,对欧洲领导权虎视眈眈的俄国,对世界领导权志在必得的美国,都不会允许德国再一次做大。

  

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分开

  

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不合并?德国和奥地利为什么分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