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该怎么解释?藩镇势力

2024-03-09 13:31:58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

  从东汉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北宋初年宋太祖改革政治制度,在这将近八百年的历史中,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格局,其实是一种最稳定的权力格局,没有之一。

  说起藩镇割据,要先从府兵制开始说起。北魏分裂之后,由于武川军事集团的实力远远弱于河北军事集团,特别是邙山大战后,武川派损失惨重,因此武川派的老大宇文泰开始重用关陇本地豪强,他一面给老百姓分田地,形成世袭的兵农一体制度;一面用高官厚禄对关陇当地豪强进行笼络,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折冲府,让被拉拢的关陇当地豪强对分了地的老百姓进行管理,这便是所谓的府兵制。

  那么搞这套府兵制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老百姓的积极性被调动了。那些分了田的老百姓有一些特权,因此打起仗来特别卖力;同时由于军户有自耕田,经济上可以自立,中央也不需要承担过大的财政压力。最关键的是有利于中央集权!于是后来的北周、隋朝和唐朝中前期也都沿用了这套了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兵农一体的体制太僵化。比如说,府兵家庭的男性天生就有打仗义务,哪怕是这个男性打从娘胎出生就是个残疾,他也要参军。因此这就导致府兵到了后来,素质大大降低。并且由于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府兵制的基础均田制被破坏,很多府兵的土地被兼并,失去了经济来源,而他们又要承担自购武器,自带军粮为国家打仗的义务。这怎么可能呢?于是府兵大量逃亡,府兵制也就崩溃了。

  在府兵制崩溃后,唐朝又想出了募兵制,也就是招募职业军人。这套制度有优有劣,优点在于募兵的素质较高,打仗不含糊,能够维持唐王朝的统治;缺点是募兵的军费开支太大,中央政府负担不起。因此唐朝皇帝便想出了节度使制度,也就是给节度使一定的行政权和财政权,让他们管理募兵,等于把管理地方的担子甩给节度使了。

  设置节度使之后,对唐朝对外的战争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玄宗一朝名将辈出,哥舒翰攻吐蕃石堡城,高仙芝远征小勃律,安禄山征契丹,唐朝都没有动用中央军,只靠节度使的边防军就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由于节度使们将外患挡在了国门之外,战事只限于边境,因此内地的老百姓可以免遭战争侵扰,同时也不再需要承担兵役,影响农业生产,这才创造了盛唐的开元盛世。

  因此可以说,节度使是顺应了唐代军事形势的需要,在当时有其积极的作用。只不过后来唐玄宗昏聩,过于纵容节度使,导致边镇兵多势强,而唐朝中央势弱。外重内轻的危局既已形成,形势就不在唐廷掌控之中,才为后来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于范阳起兵。继而,摧枯拉朽。潼关之战后,忠于唐朝的节度使大半被杀(有的是被唐玄宗自己杀的),玄宗仓惶逃到蜀中,只留下威信不够的太子李亨抵抗,李亨又是个没本事的人,只会对节度使和外番奴颜婢膝,继而导致唐朝的中央权威尽丧。等到平定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坐大的局面形成。为了制约边境藩镇的威胁,唐朝中央自己在内地设立中原藩镇,让内地和边境的藩镇形成相互制约。再后来藩镇割据尾大不掉,唐朝便承认了藩镇的半独立性质。藩镇强唐弱,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是不是就说藩镇割据一定就是百无一用的呢?其实也不是。

  唐朝的藩镇割据格局,从唐肃公元757年回到长安算起,到880年黄巢进入长安,存在了123年;在这123年时间里,大唐皇帝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虽然有不少皇帝是傀儡,但这些傀儡皇帝是宦官的傀儡,并不是藩镇的傀儡。因此总的来说,藩镇割据时期的唐朝皇帝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

  唐朝在这个时期给人的印象,乍一看去好像皇帝都好窝囊,跟盛唐之前完全没法比。但如果再把时间线拉长,跟东汉末年至安史之乱的这几百年进行对比,毫不夸张的说,藩镇时期的唐朝真的太稳固了,而且稳固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比如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朝,都是短命的割据政权;再比如西晋、前后赵、前后秦、前后燕和北周、北齐,南朝宋、齐、梁、陈这十几个政权,也都是短命王朝。不是亡于外患就是亡于无休无止的内讧。藩镇割据时期的唐朝,皇权稳定性是远超这些政权的。

  对比了一些短命的,再看看享国时间比较长的东晋、北魏。东晋一共立国103年,从时间上就输了。更主要的是,东晋的皇帝大都是傀儡皇帝,而且纯24K的傀儡;北魏一共立国148年,从时间上看,略胜藩镇格局下的唐朝。但是北魏开国之初只是塞外的割据政权,它是到了公元439年才统一北方。因此北魏统一北方的时间,其实还不到一百年时间。而且北魏死于非命的皇帝也多的去了,比如冯太后、胡灵太后专权时期,北魏皇帝就形如傀儡。 从这层意义上,北魏的皇权的稳定性,也实在不能与藩镇格局下的唐朝相比。

  对比完两个享国时间比较长的,再对比盛唐之前的唐朝。先抛一个结论,安史之乱之前的唐朝皇帝可谓是高危职业!高祖被太宗篡位,高宗被武则天架空,中宗和睿宗两兄弟被武则天废掉。后来武则天被迫退位,中宗又被媳妇毒杀,睿宗也很有自知之明的禅位给玄宗。这整个136年的历史中,只有李世民一个人算是有惊无险的熬完了皇帝生涯。

  这样一看,从东汉末年到赵匡胤陈桥兵变七八百年的历史里,说晚唐的藩镇格局,是最稳定的权力格局,一点都不为过。

  那么藩镇割据下的唐朝为什么稳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藩镇割据之前,历代王朝能想到的统治手段无非就是以下几种:

  搞分封,让同姓诸侯王代为管理,结果就是诸侯王叛乱;

  重用外戚,借老婆家的势力管理全国,结果外戚专权了;

  重用豪族,借豪门大族的势力管理全国。结果权臣篡位;

  重用宦官,利用宦官制衡大臣。结果宦官们又专权乱政。

  尽管隋朝开创了科举制,但当时的科举制只能算半科举制,隋唐两朝对参考人员的限制要求太多了。真正做到寒门出仕子,那还要等到宋朝。所以唐朝的皇帝,其实根本没有多少既有才,又愿意效忠的人才可用。搞来搞去还是老套路。

  相比于诸侯王、外戚、豪族,藩镇割据的危害性简直太小了。为什么小呢?因为藩镇本身也存在制约关系,小兵杀中层军官,中层军官杀节度使,节度使再杀下面的人,藩镇内部也是乱的。所以藩镇割据问题的核心不在那些节度使,而在节度使麾下的骄兵。这些兵痞子全无畏上之心、忠诚之念。中央供养不起,又不敢裁撤,因此地方藩镇对唐朝的稳定起实际到了一个很好的缓冲作用。否则藩镇的骄兵就不是整日闹响、擅自杀立节度使,而是像五代时那样,直接造反,动辄就奔皇帝去了。

  也就是说,大多数的藩镇其实没有很高的政治追求。除了安禄山和朱温这两货之外,根本就没有几个藩镇对皇帝的宝座感兴趣。藩镇的兵痞子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不动这些兵痞子的利益,万事好商量。而如果有藩镇想动皇帝,其它藩镇也不会坐视不管,因为这会影响到藩镇割据的政治平衡。

  在这种藩镇割据的格局下,唐朝的皇权虽然受到冲击,属于半死不活的状态。但是皇帝也省去了很多烦心的事,不会受到诸侯、豪族和外戚的影响。只不过唐朝自玄宗后,继位的皇帝大多都是庸才,导致皇权被宦官所掌控,对大臣的党争也管控不到位。最后一场浩大的黄巢大起义,把皇权最后一丝威严也给扫没了。而黄巢起义的另一个影响就是藩镇被削弱,藩镇之间的平衡被打破。起义军出身的朱温尽扫河南藩镇,继而诛杀宦官和皇帝,唐朝也由此灭亡。藩镇弱而唐亡,便是这个意思。

  从某种意义上,藩镇割据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从汉朝开始,唐中期的藩镇割据之前,历朝历代都是豪门贵族和皇帝共掌大权的政治格局,在这种豪门大族控制的政治格局的背景下,皇帝必须用人惟亲,才能对豪门进行制约。结果就是诸侯王造反、外戚干政、宦官专权,但是不用这些人似乎也不行,因为如果皇帝不用人惟亲,他随时会被其它军政大佬或者豪门代表利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把他蹬掉。因此可以说,皇帝从大街上随便拉出一个路人也比重用豪门的公子哥要保险。因为豪族不会感恩于皇帝,而普通人则会感激涕零。

  但是从藩镇割据之后,唐朝开始向官僚政治的格局转化。在这个时期,唐朝没有诸侯王叛乱和外戚专权的问题,豪门对皇权的干预也大为减轻,只剩下宦官和地方势力这两个毒瘤。不过赵匡胤建立北宋后,这两个毒瘤也被一并给铲除。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皇权至上的时期,也是中央真正实行集权管理的时期。

  因此藩镇割据,实际上是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上乘传统的豪族政治,下启北宋的平民政治,处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格局的过渡阶段。只不过皇权在这个阶段遇到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军人势力失控的问题。

  不过宋朝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也搞的有点矫枉过正了。宋太祖将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全部集于中央,这固然是削弱了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增强了中央集权。但代价就是外患频繁,北宋长年处于挨打状态。中央被三冗问题压的透不过气。这一现象,其实又回到了唐朝设立藩镇之前。北宋后期为了打西夏,照样给了武将很大的权力。从一点可以看出,在当时那种生产力水平下,要想抵御外番,必须要给地方实权,但是给的太多了又会搞割据。大多数中原王朝不是死于外番就是死于内患,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在这种死循环下转了几千年。

  总的来说,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区分线。安史之乱前,唐朝可以算是“后隋朝”,之后则是“前宋朝”。当帝国由扩张变为内敛,政治体制也是一定会改变的。藩镇割据虽然不好,但却是当时维系帝国统治和王朝基本版图的权宜之计。

  ·

  唐朝的强大,不仅是经济、军事、外交、风气的强大,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中原王朝几百年的权利格局问题。

  在唐初,“关陇贵族”一家独大,朝堂所有的职位都被他们占据。

  李世民登基后,在承认“关陇贵族”特权的前提下,引入了“山东豪杰”来制衡,并且分封宗室,成为第三方势力。这样,就形成了稳定的权力格局,大唐的盛世由此开始。

  这一套体系玩到唐玄宗手里的时候,玩脱了。

  唐玄宗全面打压了宗室的力量,把王子、王孙们全部养在长安,不允许参与朝政。

  而在边塞设立节度使,重用胡人将领。他们不仅掌管几十万大军,还能管当地的赋税、人事调动。朝廷里呢,关陇贵族经过几代皇帝打击,早已没落。

  一句话:中原空虚,边塞权重。

  原本稳定的三角结构,彻底崩塌了。于是,安禄山美滋滋的造反了,唐玄宗只能灰溜溜的逃亡成都。

  等到“安史之乱”被平定后,朝廷意识到,要重建大唐的政治格局。

  那么,在这场游戏中有哪些玩家呢?

  藩镇肯定是重要的一环。在“安史之乱”后期,朝廷已经没有能力打下去了,而剩余的叛军也没有能力继续进攻,双方达成妥协,封三个叛军首领为节度使,史称“河朔三镇”。

  这样,大家名义上还是一家人。

  为了防御“河朔三镇”,朝廷在河东、河南一带有设置了一大批小的节度使,将河北紧紧包围。但是时间久了,这一大批的“防御型”节度使也产生了离心力,开始想要割据称王。

  于是,朝廷只好在江南、关中、西南等地在设立一批节度使,把之前的一批“防御型”节度使再度包围起来。

  这样,整个大唐天下就被大大小小的节度使瓜分殆尽。

  但这个时候,大部分节度使还是听朝廷的命令的。因为朝廷里还有两股势力:宰相派和太监派。

  宰相派,以出身门阀士族的文官为主,“郑半朝”、“李半朝”都是在这个时候。他们掌握着天下的人才、经济、舆论,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太监派,以皇宫里的太监为主,以依附于他们的徒子徒孙为辅。他们掌握着唐朝新的中央军——神策军。这支军队有十几万人,战斗力强大。

  你看,绕来绕去,唐朝的政治格局还是三方势力相互制衡。

  这个时候藩镇很强大,朝廷没有办法彻底铲除,只能通过制衡来维持天下的稳定。

  如果哪个节度使造反了,那么朝廷就号召周围的节度使一起围殴他,不听命令的话,神策军就出去打那个不听话的。所以,天下藩镇大部分都是听话的。

  这种局面,虽然不复盛唐的声势,但能维持。这就是:藩镇强唐弱。

  直到黄巢起义,才把这种局面打破。黄巢纵横千里攻入长安后,娇生惯养的神策军早已不能打仗,被彻底扫进历史的垃圾桶。那些门阀士族的宰相官僚们,也被杀了一大批。

  从此,朝廷的两根支柱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熟悉历史的我们知道,一家独大往往就意味着改朝换代。这以后的时代,将由朱温和李克用唱主角。

  一个是黄巢余部,一个是靠剿灭黄巢起家,真是一对欢喜冤家。

  朱温在以后的30年间,陆续平定了中原的各路节度使,李克用在河东苦苦抵抗。整个北方,朱温一家独大,改朝换代就提上日程了。

  这就叫:藩镇弱唐亡。

  “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的表述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原话是这么说的:“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这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用的宋人尹源《唐说》的一段话。意在说明唐朝中晚期的藩镇割据对朝廷的影响,这其中的河北指的就是著名的“河朔三镇”。

  河朔三镇是在安史之乱后成形的,当然其基础就是唐玄宗为了威震四夷设立的十大节度使镇守边镇制度,该制度的兵员是以募兵制的形式招募的士兵。在最初,边镇确实在很大程度上让大唐海晏河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节度使开始由职业军人担任,他们在边镇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拥兵自重。安禄山起兵之前兼任三个边镇的节度使,统兵近20万,而当时的中央军还不到八万,这几乎就是在玩火。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将帝国几乎拖垮,天子也换了三个,到了唐代宗时期才最终将安史之乱压下来,但并没有真正平定叛乱。史朝义兵败后,其部下大部分将领都归顺了朝廷,为了安抚这些人,唐代宗仍旧让他们官复原职,担任原先的节度使。张忠志(李宝臣)为承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薛嵩为昭义节度使等等。

  唐代宗本是为了安抚人心,但是李宝臣、田承嗣和李怀仙却继续拥兵自重,尤其是后来吐蕃大军攻进长安,朝廷自顾不暇,这三人尽收原先的部众,在河北开始了部分自治,也就形成了“河朔三镇”的局面,他们属于半独立的政权,割据但是依旧尊唐廷为正朔,朝廷的政令几乎达不到河朔三镇,包括税收也是他们自己截留,官员的任命也是他们自己说了算。

  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独立,在节度使更替的时候都要上表得到朝廷的册封。正如李德裕所说:“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藩镇的核心是军队,朝廷无法控制这些军队,需借助节度使来管理军队,而节度使也需经由朝廷的认可达到威服部众的效果,要知道藩镇内部的牙兵是很厉害的,他们完全可以犯上作乱杀死节度使。

  河朔三镇节度使都是数易其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藩镇的实力,9世纪河朔三镇的没落就有这个原因。当初河朔三镇成形后,朝廷完全没有办法,一来藩镇实力很强,政府很难将其平定,二来强悍的河朔三镇成为河南的屏障,震慑夷狄,从这一点来说唐廷的延续还要依靠三镇。

  但毕竟三镇对皇权的挑战极大,于是朝廷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节度使,有制约河朔三镇的防御型藩镇,也有保护南方税收的藩镇等等。藩镇之间相互制衡,如果有哪一个藩镇发动叛乱,其他的都能听从朝廷的号令围殴这个藩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有别的节度使效仿河朔三镇也搞割据,但是在黄巢起义之前的藩镇,即便是割据,也只是半独立的。节度使们并不想取代唐廷而代之,他们只是想在自己的地盘上自治,仅此而已。

  而河朔三镇的强悍又能压制其他藩镇,同时和朝廷形成微妙的平衡。但是9世纪之后,河朔三镇逐渐走向没落,来自朝廷的打击是一方面原因,唐宪宗时期曾花大力气削藩,对河朔三镇也是能分解的就分解,虽然并不能解决河朔三镇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实力,并且在这一时期,他们还曾归顺朝廷,虽然后期又割据出来。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前面说的内乱,不断出现夺权的情况,而且后期税收减少,缩减开支,藩镇兵力减少。河朔三镇由强变弱,但帝国总的藩镇势力确实增强的。直到后来出现了庞勋起义以及影响极重的黄巢起义。

  在黄巢起义之前,唐廷和藩镇之间实际上是互相利用的一种关系,虽然互有攻伐,但到底相安无事,甚至还能有效抵御外夷。但是黄巢起义打破了这种平衡局面,在平定黄巢起义的过程中,各个节度使纷纷独立,早已不是河朔三镇独领风骚的时候了,藩镇割据的时代真正到来。

  朝廷的禁军在这一时期几乎被毁灭,平定叛乱还要依靠各个节度使,因此对藩镇彻底失去控制,而朱温、李克用、李茂贞、韩建等节度使纷纷崛起,他们在平叛过程中大肆扩张地盘,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皇帝也被争来争去。最终朱温成为最强悍的所在,灭唐建梁。

  倘若在黄巢起义之后,河朔三镇没有变弱,那么朱温或许只能成为一方霸主,顶多走上割据自治的道路,也就不可能推翻大唐了。

  这个观点不敢认同,正好相反,藩镇弱唐强,藩镇强唐灭亡矣。大唐建立之初,是没有藩镇的,执行的是府兵制。唐高祖李渊开国始,至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开创开元盛世止,府兵制达到了巅峰时期。此时大唐军队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中央权威强大,天下州郡俯首贴耳,莫不臣服。大唐进入了鼎盛时代,国富民强,唐军战斗力爆棚,从南打到北,从东杀到西,天下颤抖在强大唐军铁骑和陌刀阵下,瑟瑟发抖!

  而造成藩镇割据的,正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他自己。晚年的李隆基巳经开始好大喜功,骄奢淫欲享受帝王生活,在他晚年执政时,巳经多次失误而不自知,结果是晚节不保,临老名声受损,一堆的黑锅全部他背了。他晚年执政,第一错,开启扶持了外戚专政,因为宠爱杨贵妃,让杨氏外戚权势滔滔,掌握朝政,打击排斥贤臣,让政治日益腐败。第二错,听信奸臣所言,开启了藩镇祸端,重用胡人蕃将安禄山,终酿成安史之乱。第三错在宠信宦官高力士,让宦官集团登上了大唐政治舞台,加剧了唐朝政治的腐朽。正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封了节度使,默许藩镇拥有自治,结果是节度使掌握了州郡军政大权,拥有了自己的私兵,皇帝最终掌握不了全国的军队。从而皇权衰弱,最终因为藩镇攻击,唐朝灭亡了。

  ·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自己处理国家事务,管理国家的方法。“车同轨,书同文,废分封,立郡县”是秦始皇开创的一套管理国家的方法;到了汉代则有颁布推恩令等政策;隋朝有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新。到了唐朝,文化民族关系达到空前繁荣,为了更好地管理唐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和管理国家的军事力量,唐玄宗的在位时期,因均田制瓦解,建立于其基础上的府兵制也就随之瓦解,便开始实行募兵制。

  后来唐玄宗大量扩充军镇,增加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然而在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向了衰败的道路,唐境内发生了著名的“藩镇割据”。有人说“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那么这句话又该怎么解释呢?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藩镇。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号召更多的将士率兵勤王、平定叛军,皇帝开始在中原地区最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有权指挥好几个州的军事。后来,由于晚唐时期,皇帝手里的权力变小,不得不将更多的权力下放,于是各地出现不少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等大小军镇。这些军镇有着当地的财政权、军事权、行政权。大则节度,小则观察,构成唐代后期所谓的藩镇。这些藩镇绝大多数都服从朝廷的指挥,贡赋输纳中央,职官任免出于朝命,也就是说没有人事任免权。

  后来,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北方仍然有不少少数民族的威胁,是故河北、河东、剑南、岭南依然要驻兵戍守,西北地区有时候更是要增加兵力。而我们刚刚谈到,内地还有不少藩镇,然而,如果内地削藩的话,那么原本平衡局面瞬间就会失去平衡,说不定还会重新上演安史之乱。这样一来,皇帝只能一碗水端平。

  其实这时候正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首先,我们刚刚说到,历代都有方法御下,统治国家。然而危险的种子无非也就外戚、宦官、分封、豪强世族,但这些都是十分不稳定的因素,稍不留神反而养虎为患。而唐朝完善了科举制后,选拔人才不再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他们是忠于皇帝的。这是制度上的优势和完善。

  另外,当时藩镇内部的军事体制也很特别。各个藩镇内部的军事体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藩镇治所州的牙兵,二是藩镇属下各个支州的驻兵,三是州下各县军镇,一些领州较多的藩镇,又按军事需要或地理形势的便利划分出若干小的军区。这样看起来很混乱,实际上正是因为复杂,所以各藩镇之间很难真正地明目张胆造反,一旦率兵,周围的藩镇就会群起而攻之。互为掣肘之下,他们只能效忠于皇帝。

  宋人尹源曾指出“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意思是,晚唐时期,唐朝皇权实际上比较弱了,但很久不灭亡正是藩镇在维持。是藩镇替皇帝四处征伐,维护一方治安。因此唐朝是离不开藩镇的。

  藩镇就像双刃剑,使得好是一柄利刃,用得不好就是自杀的刀。藩镇在整个唐王朝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们各司其职,东南型的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型藩镇从武力上奠定关中治安,中原型从军事上镇遏叛镇。藩镇是唐朝军事实力的体现,正是藩镇,才缓冲了整个国家的动荡和不安,因此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

  

“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该怎么解释?藩镇势力

  

“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该怎么解释?藩镇势力

  

“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该怎么解释?藩镇势力

  

“藩镇强唐弱,藩镇弱唐亡”,这句话该怎么解释?藩镇势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