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和雍正两朝都没能平定西北,为何乾隆皇帝最后做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什么

2024-03-20 19:11:04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回答·阅读·

  如果你吃了两个饼没吃饱,结果吃了第三个饼感觉到饱了,那么可不可以说这就是因为第三个饼的作用呢?前面两个是不是就白吃了呢?事实上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正是如此——康雍乾三代对准噶尔汗国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打击,只不过最终彻底平定准噶尔汗国是在乾隆时期,但又怎能因此否定康熙和雍正在此事上的成就呢?

  自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徐达从蒙元手中收复燕京之后蒙元势力就退回北方草原,然而脆弱的游牧经济已无法支撑元朝仿照汉制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于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复到了成吉思汗统一之前的诸部割据状态。到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大体分为三部分:漠南蒙古(今内蒙古自治区)、漠北喀尔喀蒙古(今蒙古国)、漠西卫拉特蒙古(今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部属于漠西卫拉特蒙古,漠西卫拉特蒙古主要由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部落和一些小部落共同组成,其中和硕特部长期作为卫拉特联盟的盟主存在。这一时期的准噶尔只是卫拉特联盟中的部落之一,而并不是一个汗国,其首领称为 “台吉”,地位低于汗。

  当明清易代之时漠西卫拉特蒙古内部也正发生剧烈的变化:日渐强大起来的准噶尔部向西压迫土尔扈特部,迫使其迁徙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又向东夺取了杜尔伯特部的领地。1634年准噶尔部的首领哈喇忽剌去世,其子巴图尔珲台吉继任首领。巴图尔珲台吉是准噶尔部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代雄主:继位当年他就出动两千余人攻击在亚梅什湖开发盐业的俄国人并主动进攻秋明要塞。1638年巴图尔珲台吉在博克塞里(今博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建成自己的城;1640年巴图尔珲台吉制定了《喀尔喀—卫拉特法典》;1648年巴图尔珲台吉授命咱雅班第达将过去的蒙文改造而制定成“托沁”文字,作为准噶尔的统一文字。正当巴图尔珲台吉施展自己的文治武功之时在他继位十年之后的1644年闯王李自成的军队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接着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剿灭农民起义军和南明势力。

  巴图尔珲台吉尽管身为准噶尔部历史上的一代雄主,但这时的他毕竟只是漠西卫拉特蒙古的部族之一,此时的准噶尔部面对长期作为卫拉特盟主的和硕特部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偏偏此时又不得不面对新兴的大清帝国,巴图尔珲台吉不得不极为明智地选择向清朝显示自己的恭顺姿态——顺治三年(1646)包括准噶尔在内的卫拉特各部首领二十二人联名奉表贡,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1653年巴图尔珲台吉去世,第五子僧格继任准噶尔部首领,然而僧格的兄弟们却并不服从于他,此后僧格和自己的兄弟们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内战才将反对势力暂时平息下去。然而到了1671年僧格的两个哥哥——车臣和卓特巴巴图尔暗杀了僧格。巴图尔洪台吉的夫人尤姆阿噶斯哈敦派人前往西藏劝正在西藏跟随五世学佛的儿子噶尔丹还俗归乡,噶尔丹的还俗之请得到了五世和的管家桑结嘉措的支持,五世还特意赐予噶尔丹"博硕克图"的称号,使其在普遍信奉藏传佛教的蒙藏诸部中具有相当的号召力。

  返回准噶尔的噶尔丹在卫拉特盟主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的援助下擒杀车臣,将卓特巴巴图尔赶往青海。康熙十年(1671年)初噶尔丹正式继任准噶尔部首领。1676年噶尔丹俘获其叔父楚琥尔乌巴什,至此在准噶尔部内部再无人能与噶尔丹争锋。次年正月二十日噶尔丹击败身为卫拉特盟主的和硕特部,昔日松散的卫拉特联盟被噶尔丹变成了事实上的准噶尔汗国。康熙十八年(1679年)七月噶尔丹领兵3万迫使吐鲁番、哈密臣服,准噶尔势力已伸展至甘州(今甘肃张掖)一带。此时由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蒙古察合台汗国在新疆的统治已日渐衰败,维吾尔族的和卓势力日益强大并分为白山派和黑山派,黑山派在察合台后王伊思玛业勒支持下把白山派首领和卓伊达雅图勒拉驱逐出喀什噶尔。和卓伊达雅图勒拉被迫在中亚一带浪迹近10年,此后他从克什米尔辗转进入西藏找到五世,在五世的引荐下他前去投奔噶尔丹。康熙十九年(1680年)噶尔丹派出12万准噶尔骑兵经阿克苏、乌什等地向喀什噶尔、叶尔羌进军,准噶尔铁骑在当地白山派教徒的响应下横扫南疆,将察合台后王伊思玛业勒及其家属囚禁于伊犁,扶植和卓伊达雅图勒拉为王,称阿帕克和卓(意为世界之王)。此后准噶尔贵族统治南疆达80余年之久。1682年至1683年噶尔丹率兵进攻哈萨克的头克汗,次年噶尔丹攻占塔什干、撒马尔罕、布哈拉、乌尔根齐等城市,迫使哈萨克汗国臣服。1683年他又迫使乌兹别克汗国称臣进贡,噶尔丹由此称雄西域。这一时期噶尔丹还频频展开对沙俄的外交活动,试图借助沙俄的力量同清王朝分庭抗礼。

  这时的北亚已形成了大清帝国、准噶尔汗国和沙皇俄国三足鼎立互动的局面: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底沙俄参加中俄边界谈判的全权代表戈洛文,在伊尔库茨克专门接见了噶尔丹的代表,策动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1688年噶尔丹进攻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继而进军内蒙古乌兰布通,威逼北京。这一时期准噶尔汗国的疆域囊括了今天的新疆、中亚、外蒙以及内蒙的一部分,在这样的局势下葛尔丹顺势将统一蒙古诸部提上议事日程,而这是清朝无论如何无法容忍的——早在清军入关之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君主就对蒙古采取过军事行动并成功使漠南蒙古各部臣服于自己,清军甚至组建了蒙古八旗,借助蒙古各部的力量制衡中原汉人以维持自身统治。准噶尔汗国咄咄逼人的态势摆明了是要一统蒙古诸部,清朝又怎么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呢?事实上准噶尔汗国不只具有统一蒙古的野心——被葛尔丹打败的和硕特部进入青海建立了和硕特汗国。青海和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上,历史上同属吐蕃王国。吐蕃王国覆灭后藏传佛教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来藏传佛教政权先后归附元、明两朝。和硕特部在青海建立和硕特汗国后和西藏的政权合作共同统治青藏高原。葛尔丹在追击和硕特部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势力扩张到青藏高原。就在葛尔丹向青藏高原扩张之时西藏政权与青海和硕特汗国政权却闹翻了:事情的起因是五世时期他的管家桑结嘉措利用自己和的特殊关系掌握了藏传佛教的教权,鉴于当时这一地区政教合一的客观现实要想统治青藏高原必须同时具备教权和兵权,然而桑结嘉措的弄权行为使得青藏高原的教权和兵权出现了分离——教权掌握在桑结嘉措手中,而兵权掌握在青海和硕特汗国的拉藏汗手中。五世死后桑结嘉措担心拉藏汗乘机剥夺自己的管理权,于是在没知会拉藏汗的情况下自作主张立了六世。拉藏汗自然不承认这位未经自己认可的,桑结嘉措深知自己手中没有兵权,真打起来绝不是拉藏汗的对手,于是他利用自己掌握藏传佛教教权的号召力向葛尔丹发出求援结盟的意向。葛尔丹早年在西藏学佛期间深受桑结嘉措优待,在相同的政治利益和昔日的个人感情驱使下葛尔丹率部大举进入青藏高原。如果任由葛尔丹吞并青藏高原,那么大清的西部疆界将完全暴露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之下,考虑到青藏高原的地缘优势将使准噶尔汗国在面临清军时具有居高临下的巨大优势。

  康熙皇帝面对噶尔丹的巨大威胁决定御驾亲征:1690年清军在乌兰布通和噶尔丹的军队对峙——准噶尔军队“以万驼缚足卧地”组成“驼城”,“士卒于垛隙发射矢铳”;而清军则“以火器为前列,遥攻中垒,声震天地”。噶尔丹被迫主动转移撤离,八月初四清军将领福全在追击过程中误中噶尔丹缓兵之计,噶尔丹率千余兵力逃出后以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为基地恢复生机。1696年二月康熙再次御驾亲征,到了这年五月清军将领费扬古在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败噶尔丹,歼灭其主力,噶尔丹仅率数十骑逃遁。正当噶尔丹被清军一再重创之时他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起兵反叛,控制了北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东到乌布苏湖的整个地区,从背后形成了对噶尔丹根据地科布多的包围。此时的噶尔丹已陷于两大强敌的夹击之中,在此形势之下他试图集中兵力先打败清军,再回师收拾策妄阿拉布坦,于是在1695年噶尔丹再度进兵喀尔喀。这时喀尔喀各部已归附清朝,于是康熙再次御驾亲征,这时的噶尔丹已只有3万人马,最终不敌康熙的20万大军,连噶尔丹的大妃阿奴也在此战中战死。策妄阿拉布坦趁机夺取了噶尔丹控制下的哈密,彻底切断了他的归路。在经历一年的逃亡生涯后噶尔丹于1697年3月13日在阿尔泰的阿察阿穆塔台服毒自杀。次年9月策妄阿拉布坦遣使清朝,将噶尔丹的尸体献给清朝以示臣服。

  噶尔丹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准噶尔部的平定——尽管准噶尔部的新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向清朝表示了臣服,但这更多的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事实上策妄阿拉布坦仍延续着噶尔丹时代的对外扩张政策:1699年策妄阿拉布坦派遣自己的弟弟弟策凌敦多布西征,迫使哈萨克向准噶尔臣服。在康熙五十四年、五十八年他两次击败入侵的沙俄军队。随着实力的提升策妄阿拉布坦不愿再臣服于清朝: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他派兵袭击哈密北境五寨,两年后他又派遣台吉大策凌敦多布率6000军从伊犁河谷出发,经过和田,攻占拉萨,杀拉藏汗,在卫藏建立统治。1718年清军由川入藏,被准噶尔击败。1720年清军再次出兵入藏,这次清军成功驱逐了准噶尔军队,至此清王朝在西藏建立起自己的统治。随后清军向位于准噶尔本土的乌鲁木齐乘胜进击,但旋即因康熙皇帝驾崩而撤回。1723年策妄阿拉布坦支持和硕特部右翼首领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叛乱,清军在年羹尧、岳钟琪率领下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但在乘胜攻打准噶尔本土是损兵折将。1725年雍正皇帝同策妄阿拉布坦议和——双方划分了边界并商定互相贸易。1727年策妄阿拉布坦去世,其子噶尔丹策零继位。雍正趁机发军进攻准噶尔,结果大败,清军退出科布多。1735年雍正和准噶尔帝国签订和约:规定两国以漠北杭爱山为界——以东属清,以西属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与其儿子噶尔丹策零统治时期(1698年~1745年)是准噶尔汗国的鼎盛阶段——管辖包括今新疆、青海、蒙古高原西部、西伯利亚南部以及中亚地区的哈萨克以及乌兹别克等广大地区,人口达到五百余万,拥有三十万大军,数次击败清朝军队,使哈萨克及乌兹别克等中亚王国成为向其领土的组成部分。

  1745年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汗国爆发内战,此后国势急转直下,一时间原本已臣服于准噶尔的哈萨克举兵反抗,东部的清军虎视眈眈,而沙俄也在这一时期加紧向准噶尔的土地渗透,国力衰颓的准噶尔不得不在各方势力之间夹缝求生。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汗国发生内乱,乾隆打算趁机对其用兵。也许是因为雍正年间的惨败给清王朝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历史教训,以致于当乾隆就征讨准噶尔汗国之事征询群臣意见时满朝文武多持否定态度。就在清廷上下议论纷纷之际时任户部尚书兼军机处大臣的富察·傅恒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并自请办理此役,早就下定决心开打的乾隆立刻开始准备同准噶尔汗国的战争。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攻克伊犁并成功俘获准噶尔大汗绰罗斯·达瓦齐,至此同清朝康、雍、乾三代持续对立的准噶尔汗国终于被平定。此后策妄阿拉布坦的外孙阿睦尔撒纳一度举兵叛乱,但于1757年被清军平定,至此准噶尔汗国彻底灭亡。

  

康熙和雍正两朝都没能平定西北,为何乾隆皇帝最后做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什么

  

康熙和雍正两朝都没能平定西北,为何乾隆皇帝最后做到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造成了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