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时期,契丹汉化到了什么程度?宋朝时契丹

2023-11-25 21:38:46 文章来源 :网络 围观 : 评论

  回答·阅读·

  在真实的历史上,特别是宋辽《澶渊之盟》后,契丹人的汉化程度,也是越发加深。下面这几桩现象,就足见辽国的文明水准。

  1,吃汉食,穿汉服

  以《辽史》的记载,早期的契丹人,主要以肉和奶酪为主要食物。但随着辽国统治的稳固,汉族的饮食习惯,对辽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深。以《奉使辽金行程录》里的记载,到了北宋中期时,宋人家庭常吃的“糯米饭”“馒头”“水饭”,也是契丹族常吃的食物。特别是吃糯米饭,在辽国更成了辽人每年元日必须吃的“年夜饭”。汉家的饮食,在辽国的餐桌上,就是这么越发受欢迎。

  而比饮食影响还要深的,就是穿汉服。虽说在影视剧里,契丹的各种民族服装,还叫人印象深刻。但在辽国的朝堂上,汉服的地位,却是一代代扶摇直上。在辽太宗时期,辽国就有明确礼制:皇帝与汉族官员们穿汉服,其他各族官员与太后,穿契丹的民族服装。到了辽圣宗年间起,哪怕是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员,重大的礼仪典礼上,也必须要穿汉服。所以辽国的“大礼”上,皇帝高官们,都是清一色的汉服装扮,满眼都是宋朝的模样。

  2,过汉节

  契丹族本民族的传统节日,起初有“正旦节”和“中和节”等。但随着汉族农耕经济在辽国的推广,许多汉族人的节日,也成了辽国的法定节日。典型一个,就是立春。

  在中国历代中原王朝历史上,“立春”都是个无比重大的节日,汉族农民们要在这一天“鞭春牛”,以期待一年的五谷丰登。而放在辽国,这个节日也是渐渐热闹,辽国人更发展处一整套严格的“春仪”:男人要在这天“击土牛”“撒谷豆”,女人也要在这一天“进春书”,这些象征男耕女织生活的礼仪,每年“立春”时,都在辽国闹的红红火火。照着好些宋朝使节的感慨说:简直比大宋朝的农民们还讲究。

  当然,有些汉族传统节日,辽国更是闹出了“契丹特色”,典型重阳节。比起宋朝人在重阳节时喝菊花茶插茱萸的活动,契丹人却有更火热方式:喝菊花酒!每年重阳佳节时,各种菊花酒和茱萸酒,都会在辽国境内火热上市。家家户户都喝得痛快。辽国皇帝更会在这一天,拉着满朝文武出去打猎。打猎完毕后,君臣们更是举杯痛饮。宋朝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在辽国变成了纵酒狂歌。

  3,下围棋

  宋朝人十分流行的棋类项目,当属围棋。宋辽时代的宋朝读书人们,几乎各个都深爱下棋,好些宋代的名臣们,更是围棋高手。但大宋的围棋水平是否天下无敌?就得问问辽国。

  事实上,从宋初开始,围棋就在辽国贵族阶层里风靡。到了北宋中期时,围棋更是火遍辽国的文武阶层。甚至在辽国皇帝每年夏季出游的行营里,以《契丹国志》的记载,围棋就是当时行营各级官员们,闲来消遣的主要项目。内蒙古敖汉旗丰收公社的辽代墓葬里,还出土了保存完整的辽国棋具,足见当时的火热程度。

  4,追汉诗

  北宋年间,正是诗词文化空前发达的年代,深受影响的辽国君臣,也就成了文学爱好者。读诗写诗的风气,在辽国长期火热。辽国的宫廷饮宴,常喜欢喝高兴了就写诗。甚至每次北宋使者到来,辽国的大臣乃至皇帝们,也常拉着北宋使臣们对诗,非要争个高下不可。

  当然,除了这外交需要外,辽国人读汉诗的热情,也是非常虔诚。比如唐代写诗最通俗的白居易,在辽国就是偶像般的存在。辽圣宗曾经特意下令,把白居易的诗一个字一个字翻译成契丹文,然后分发给文武臣工们认真研读。以好些辽国名臣的说法:辽国诗词水平的突飞猛进,多亏白居易的“启蒙”。

  除了粉前辈外,同时代的北宋名家,辽国的文学爱好者们,更是坚决不放光。典型大文豪苏轼,稀里糊涂就在辽国躺红。苏轼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时,惊见哥哥的名字在辽国如雷贯耳,诗词文章在辽国境内火热流传。以至于发出惊呼:“谁将家书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哥,你在辽国好火啊!

  宋辽两国的百年和平,不止来自《澶渊之盟》的一纸文书,更有这火热了一百年的,强大的文化影响。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辽国人从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开始就觉得自己也能统治中原地区,其后的皇帝觉得自己也是中原正统了。

  但是,契丹人虽然从唐朝开始就和中原王朝有交集,比如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人物之一李光弼就是契丹人,但是几百年自来,契丹这个民族汉化程度却一直不高,一直到了金国统治时期,留在中原的契丹人才彻底完成汉化。

  一辽国地理位置

  辽国不像北魏,金,清,他的统治中心并不在中原,事实上和中原相关的也就只有燕云十六州,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小。而且燕云十六州也是汉人居住,契丹人基本上还草原民族,生长在草原,就注定不会有过多的汉化。

  二政策

  辽国是历史上第一个开创一国两制的国家。国家机关分南北两院,以汉法治汉人,以国法治契丹。这么做巧妙地解决了契丹人和汉人的矛盾。可是这种做法也很好地保持了契丹民族特性,不至于被汉人过多影响。

  但是,契丹人汉化程度不高仅仅指平民。契丹贵族们的汉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早在唐朝,契丹贵族们和中原王朝就有很深的交集,他们也娶过几个汉人公主,他们每一任部落酋长都会被封为唐朝的郡王,赐国姓,拜官都护府都督。

  契丹两大贵族,耶律和萧,耶律是国姓,自然不必多言,而姓萧的原来可不姓萧。萧姓人原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后一脉的人。阿保机崇拜刘邦,在汉初三杰里他最欣赏萧何,于是就赐述律后一脉人萧姓,希望他们能像萧何一样辅佐耶律。这件事说明,早在辽国开国时期,中原文化对辽国就深有影响。

  澶渊之盟签订后,契丹和宋朝进入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这段时间,双方真的像兄弟之国,这段时间,宋朝把中原文化疯狂向契丹贵族输出。契丹贵族迅速汉化。辽道宗说“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谁能修得其文物,只有贵族能修得起文物啊。

  ·

  契丹族在唐朝时期就开始和汉人有了密切接触,所以其实契丹人的汉化在辽朝建立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比如辽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自己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汉化。首先耶律阿保机和他的两个儿子都会说汉语,能和自己的汉臣直接交流,阿保机还经常以此自夸。其次耶律阿保机还给自己取了汉姓和汉名。

  (耶律阿保机说自己叫刘亿)

  他因为崇敬汉高帝刘邦,所以把自己的汉姓也定为刘,并给自己取汉名为“刘亿”。不仅自己,耶律阿保机还给自己立为太子的长子耶律突欲取汉名为刘倍。而耶律阿保机不仅自己取了汉名和汉姓,还把按照契丹传统长期和耶律氏联姻的拔里和乙室两个部族统一改为汉姓萧,而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之后,又把另一个和耶律氏有联姻传统的述律氏也改为姓萧,所以现代我们才可以在无数描写宋辽时期的作品里都看到各式各样的“萧太后”和“萧皇后”。所以从辽朝建立时开始,对汉文化主动接纳和向往的倾向其实就是很明显的。

  而在耶律德光从石敬瑭手里拿到了幽云十六州之后,辽朝拥有了汉地领土,因此就更加名正言顺的接纳了汉地的许多文化与制度。比如接手幽云十六州之后,辽朝将这些地区原来汉官的制度和名称全部保留,没有做任何改动。并在几十年后也开始举办科举考试。当然,在科举考试的初期,是只允许汉人参加的。

  而开头说到,耶律阿保机给自己的长子取名刘倍,而这个刘倍的汉语水平就真的比他爹更上了一个层次,因为他已经会写汉诗了。史书上记载他曾经创作过多首汉文诗歌,但今天能看见的只剩下了一首《海上诗》: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这诗虽然谈不上水平意境如何,但也能从中看出刘倍绝对是可以流利的使用汉语的。

  (辽朝末期的契丹人宴会图,可以看到里面的契丹人服饰已经和宋朝差别很小)

  而到了辽朝中期,辽代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则已经可以按中国古代的标准被称为一个诗人了。而且他不但写汉诗,还会自己把一些汉诗名篇翻译成契丹文,让更多契丹人去欣赏。比如他曾经翻译了大量白居易的诗歌,结成《讽谏集》。而他自己的汉诗水平相比于刘倍又高出了几个层次了。比如现在传世的这首《传国玺》:

  一时传美宝,千载助兴王。中原既失守,此宝归北方。子孙宜慎守,世业当永昌。

  当然这首诗有很深的政治含义,甚至有辽朝以中华正统自居的意思,但也能看出耶律隆绪的汉文造诣了。

  (会写汉诗的耶律隆绪)

  而到辽朝末期,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的文妃萧瑟瑟都成了诗人。她不但写诗,还在辽末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中,把自己对皇帝的劝谏写到了诗里,比如这首楚辞体的《讽谏歌》:

  勿嗟塞上兮暗红尘,勿伤多难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选取贤臣。直须卧薪尝胆兮,激壮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云。

  这首诗里她劝天祚帝不用哀叹命运悲惨,也不用去害怕女真人。只要远离奸臣,选用贤臣,卧薪尝胆,就会有壮士愿意为国捐驱,总有一天还能光复漠北和燕云的领土。虽然辽朝最后的命运没有象这首诗的希望那样否极泰来,但萧文妃的汉文乃至文学水平已经无需多言了。而且在这首诗里,大家可以看到,契丹人把女真人视为“夷人”,而和夷人相对的是什么?当然是华了,所以这首诗已经很明显地看出,契丹皇族是把自己视为华夏王朝的。

  (辽代壁画《贵妇颂经图》,里面的服饰完全是汉族服饰,很有唐朝的韵味)

  到辽朝中后期,契丹的汉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皇族,而是举族都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因此辽朝出现了一大批用汉文写作的契丹文人和作家。甚至官员和后宫的服饰都已经和汉人很难区分。而到了辽朝末期,还开放了契丹人参加科举,后来建立了西辽王朝的耶律大石成为辽朝第一个以科举入仕的契丹人翰林,所以耶律大石在辽朝灭亡西迁之后,在当时已经伊斯兰化的西域地区所建立的西辽,其汉文化特征甚至远远超过了契丹特征。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相当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辽"(契丹)朝更是如此。

  今天闲看秋风带您看看契丹人的生育和丧葬习俗,根本就没有怎么汉化:

  契丹妇女分娩前须拜日,居住在专门搭制的毡帐中。分娩时卧于甘草苗上,用手帕蒙住医生双眼。生男,产妇饮调酥杏油,其夫用蓬子胭脂涂面;

  生女,产妇饮加盐的黑豆汤,其夫以炭涂面,认为这样有利于婴儿的发育成长。若皇后生产,生男,皇帝穿红衣,奏蕃乐;生女,皇帝穿黑衣,奏汉乐。

  唐时,契丹人行树葬、火葬。将尸体置于山树上,三年收骨焚化。建国后渐行土葬,随葬品视年代与墓主人地位的不同,多寡精粗不一,有玉、金、银、铜、铁、瓷、陶、木、骨等诸种器物和车马具、丝绸等。

  圣宗前,尚有人殉遗风。受佛教影响,辽朝的汉人和契丹人死后,有的用柏木雕成人形(真容木雕像),中空。尸体焚化后,将骨灰储入真容胸腔中。

  契丹人处理尸体的方式独特,对不能及时下葬者,刺其皮肤,令血液流尽,腹中实以盐、矾等,用丝线缝合。

  下葬时,有的用金、银或铜为面具覆面,同时用银或铜丝制成网络,罩裹全身或手足。

  追念死者有烧饭之俗,多于既死、七夕、周年、忌日、节辰、朔望诸日举行。筑土为台,或掘地为坎,上置大盘,盛以酒食并焚化,死者生前所用衣物、弓矢、车马、珍玩等皆可奉祭。

  可见在最基本的"生死"观念与习俗上,契丹和汉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宋辽时期,契丹汉化到了什么程度?宋朝时契丹

  

宋辽时期,契丹汉化到了什么程度?宋朝时契丹

  

宋辽时期,契丹汉化到了什么程度?宋朝时契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